全球新视野

小学生课堂观看“零彩礼”宣传片,教育局:让孩子从小耳目染(小学生课堂观看“零彩礼”宣传片,成人得病孩子吃药,别把娃娃“抓”坏了)

互联网

小学生课堂观看“零彩礼”宣传片,成人得病孩子吃药,别把娃娃“抓”坏了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江西省玉山县某小学生在课堂上观看了普及“零彩礼”知识的宣传视频。视频显示,一间教室里挤满了穿着校服和红领巾的小学生,电视屏幕上播放着“零彩礼”宣传视频。在影片中,新郎和新娘站在一个直秤上,旁观者称赞新娘的“零彩礼”。(根据4月25日极新闻《小学生课堂观看“零彩礼”宣传片,教育局:让孩子从小就受到影响)

相关视频截图

玉山县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件事确实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教育,但教学水平和效果不清楚。

当然,是否有效果还不清楚,改变习俗是一件需要很长时间的事情,不能通过看宣传视频来解决。

小学生看“零彩礼”宣传片引起争议。关键不在于是否有效,而在于是否有必要。有人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很难理解彩礼文化,更不用说认同“零彩礼”了。听几句口号毫无意义。

人们常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因此,总有人想画画的冲动。现在很多社会问题,都强调要从“娃娃抓起”。《人民日报》曾对这一乱象发表评论,称一切都是“从娃娃抓起”的,娃娃几乎被“抓”坏了!什么传统文化进入校园,救援知识进入校园,税法进入校园,禁毒进入校园,艾滋病防治进入校园。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有100多项相关工作试图进入校园“从娃娃开始”。

相关视频截图

这些“从娃娃开始”的事情,从“善良”和“必要”开始,最终让孩子们承受负担,学校无法忍受。关于小学生观看零彩礼宣传视频,当地人表示,“有相关文件,由民政局领导,多个单位联合发布。”以表明合法性。这也表明,学校不能拒绝。

学校没有拒绝的余地,学生也必须看到,但这些不符合教育规则,有没有挤出学生的阅读时间?你花一点时间,他也占一点,没有效果,这么大的学生群体,必须浪费多少时间啊!

以高价彩礼的坏习惯为例。近两年来,江西多次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然而,客观地说,要改变高价彩礼的坏习惯,需要长期的治理思路和现在动手的迫切感。成年人最好先让孩子抵制高价彩礼。如果成年人做不到,习俗就改不了,“受影响”,孩子长大后只会像船一样随波逐流。现在学一两个口号有什么用?

成年人生病了,不必给孩子吃药。与其给孩子灌输零彩礼的概念,不如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稳步推进婚姻习俗的治理,不要把问题留给下一代。所以,给孩子们看相关的宣传视频,感觉仍然希望在后代身上。这是一种责任吗?我不知道它是否有效,那么为什么要组织学生观看呢?

2021年4月,民政部公布了包括河北省河间市在内的15个中国第一批婚姻习俗改革试验区。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农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农村婚姻习俗改革试点,开展高价彩礼、大规模运营等改变习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多学习这些地区的经验教训,同时扎实推进相关治理措施,让学校课堂以朗朗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