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陕西某大学男生强某和女性朋友白某喝酒后,一起到白某朋友家继续喝酒。白某醉酒昏睡后,强某与他发生性关系。第二天,白某报案称被强某强奸。2021年1月,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强某构成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2021年9月,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
2020年7月,强某和白某吃完烧烤后,去酒吧和强某朋友一起喝酒。在此期间,白某说他的朋友李某在另一家酒吧工作,想去那里喝酒。随后,三人来到酒吧喝酒。强某朋友有事离开后,强某和白某继续喝酒。
喝完酒准备离开时,李某让强某把白某送到自己家。强某乘出租车把白某送到李某家后,强某又和白某喝酒,双方聊天到凌晨5点左右。在此期间,白某让强某离开,强某说天亮后会离开,然后白某喝醉了,昏昏欲睡。强某在白某醉酒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强行发生性关系,白某醒来后意识到自己被强奸,于是报警。
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强某是否违背女性意愿实施强奸。本案未当庭宣判,庭审结果将择期宣判。
强的家人说,事件发生后,他们积极向白道歉,寻求理解,也得到了白的理解,理解说:强的家人主动向我道歉,并为我支付了部分医疗费用,我愿意理解强的犯罪行为,所以请求司法机关减轻强的处罚。然而,一审后,白撤回了理解。
那么,白某出具的刑事谅解书是什么呢?撤回谅解书意味着什么?
1、刑事谅解书是什么?
刑事谅解书是平等主体之间达成的民事赔偿协议,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家属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后,双方就刑事案件结果达成和解,被害人一方出具的法律文件。
根据我国《刑事案件常见犯罪量刑指导意见》,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金额、赔偿能力、认罪和悔罪程度;积极赔偿但未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虽然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应当严格掌握。
刑事谅解的重点是经济赔偿已经达成一致,受害人已经理解,要求司法机关从轻或者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谅解书在刑事处罚中具有酌定从轻和减轻的效果。
2、刑事谅解书能否撤回?
刑事谅解不是司法机关主持的和解协议,而是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家属与被害人私下达成的民事赔偿协议。
但刑事谅解书反映了受害人的真实意愿,一般不存在虚假的可能。没有证据证明犯罪谅解书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被害人在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家属实际履行的情况下,不得撤回刑事谅解书。当然,如果嫌疑人或其家属承诺赔偿金额,但未支付或未全部支付,则不在此列出。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只有男人和女人没有别人证明的私人空间里,强者真的很难证明他没有强奸。这也提醒大多数男性同胞,在女性朋友喝很多酒的情况下,必须干净,不要有侥幸心理,否则事后很可能引起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