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在接受法国电视采访时的讲话,让波罗的海三国“炸了毛”。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外交部长紧急召见了中国外交官,要求就卢大使的言论进行谈判。其中,立陶宛的反应最为激烈,不断地跳起来质疑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
所以有必要简单地抚摸一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场风暴,很像是一起准备好的舆论攻击。
在节目现场,法国电视台瑞士主持人罗施宾从一开始就打算“挖坑”卢大使。卢大使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试图绕过这个话题。
主持人上来直奔主题,问:“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吗?请明确立场,不要模棱两可。”。
显然,问题中的每一个字都有“恶意”的潜台词,无论你怎么回答,都不可避免地会被对方抓住。
经验丰富的陆大使礼貌而冷静地避开了主持人的陷阱,“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卢大使的回答自然不能让主持人满意,他辛辛苦苦挖的坑,你轻轻地跳过去,怎么能行呢?
随后,罗施宾继续问:“这不是‘依赖’,请回答,克里米亚是乌克兰吗?”
面对问题,卢大使仍然没有说“是”或“不”(直接回答),而是向主持人推广了克里米亚的历史——“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你应该先看看历史。首先,克里米亚一开始属于俄罗斯,不是吗?它是赫鲁晓夫在苏联时代送给乌克兰的。”
并再次强调...我们不能再为这个问题争吵了。现在最紧迫的事情就是停止、停火、停火。...
主持人罗施宾显然非常聪明。他很清楚,如果他遵循卢大使的想法,他会白挖这个“坑”。然后,他立即换了个角度继续挖洞。“但是,你知道,根据国际法,克里米亚是乌克兰人,你可以提出异议,但它属于乌克兰。”
卢大使进一步回应说,根据国际法,前苏联加入共和国在国际法中没有“实际地位”,因为一些国家没有国际协议来确定其主权国家的地位。
很明显,正是这句话让波罗的海三国“炸了毛”。
卢大使这样说,到底是随便说,还是真的有理有据?
有十几个苏联加入了共和国。为什么除了乌克兰,只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做出了反应,既跳又炸?
这一点,有必要从早前说起。
对卢大使提出抗议的爱沙尼亚外长激动地说:“波罗的海国家自1918年以来一直拥有主权,只占领了50年。”
也就是说,在波罗的海三国和色彩革命后的乌克兰,曾经创造了无数人类奇迹的苏联被定义为一个“非法国家”。
这样看,问题就来了。
以乌克兰为例,克里米亚被视为1954年最高苏维埃的“纪念俄罗斯和乌克兰合并300周年的礼物”,赫鲁晓夫建议直接从苏联加入共和国俄罗斯给另一个加入共和国乌克兰。
1954年,苏联发行了纪念乌克兰哥萨克起义和俄乌合并300周年的邮票
除了个人情感因素(赫鲁晓夫是俄罗斯人,但乌克兰是他的“起点”),是苏联政府改善克里米亚半岛缺水问题的决定——与乌克兰在同一行政区划中,以便更好地分配水资源、电力等材料。
克里米亚被分配给乌克兰后,莫斯科协调了克里米亚运河的规划。最后,经过13年的努力,第聂伯河的水一路向东引入克里米亚半岛东端的刻赤市,彻底解决了半岛农业灌溉和工业居民用水问题。它可以被称为苏联社会主义集中精力做大事的典范。
显然,无论是“把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的操作,还是建设克里米亚的各种大规模工作,都是苏联政府在苏联集体内部规划的。
那么,一切“合法”的前提就成了苏联政权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乌克兰和波罗的海三国都否认苏联的合法性。按照这个思路,他们从苏联分裂形成领土的过程,以及苏联政府实现的行政领土划分,自然是违法的。
1991年12月21日,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签署的《阿拉木图宣言》是苏联解体和加盟共和国独立最官方、最权威的“法律依据”。
现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阿拉木图宣言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同时停止存在。并声明“独联体成员国相互承认和尊重领土完整性和现有边界的不可侵犯性”。
也就是说,《阿拉木图宣言》属于苏联加盟共和国之间相互承认主权和边界的国际协议。
苏联不包括15个加盟共和国,为什么此时《阿拉木图宣言》上只签了11个?
原来,早就宣布独立的波罗海三国和斯大林的家乡格鲁吉亚没有派人开会,自然也没有在上面签字。
然而,经过一年多的摇摆,格鲁吉亚于1993年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并加入了独联体。
2008年8月,俄格战争期间,格鲁吉亚宣布退出独联体。
五天的战争使格鲁吉亚完全失去了对南奥塞梯的控制权
面对格鲁吉亚对南奥塞梯的抱怨,俄罗斯两手一摊——既然你不承认《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成员国承认并尊重领土完整性和现有边界的不可侵犯性”自然不能照顾你。
此后,格鲁吉亚被打出了巨大的阴影,再也没有提到加入北约。即使在乌克兰问题上,他们也尽量保持沉默和克制。对于美国和乌克兰提出的取道格鲁吉亚格开辟“第二战线”的建议,他们甚至说:“不,不,不。”...
格鲁吉亚总统祖拉比什维利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直接表态——...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小心...乌克兰当局对合作伙伴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没有多少钱,也没有国力帮助乌克兰。”
顺便说一下,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乌克兰也开始退出独联体程序。
2014年3月,克里米亚公投俄罗斯
也没有签署苏联加入共和国之间相互承认的重要独立依据文件《阿拉木图宣言》,长期宣布苏联波罗海三国,自然不在宣言“独联体成员国相互承认和尊重领土完整和现有边界不可侵犯”的承诺范围内。
此外,乌克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否认了苏联的合法性,从某种角度来看,说他们“没有国际协议来确定主权国家的地位”似乎非常顺利。
卢大使从国际法的角度回顾了苏联解体后的地缘政治矛盾。他的演讲客观地描述了一个事实,即一些前苏联加入共和国没有通过非常明确的国际条约来确认现状,因此没有所谓的“有效现状”。
显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也很清楚这个想法。正因为如此,他们一听就炸了头发。
立陶宛民族舞蹈,虽然他们跳得很开心,但它是欧洲自杀率最高的地区
卢大使的困难大多来自西方媒体断章取义的报道和渲染。在脱离前后语境的前提下,他们拿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国际法上没有实际地位”这句话进行恶意炒作。
如果你看整个视频,你会发现提问的主持人首先抓住国际法,不断说话。根据记者的想法,卢大使巧妙地得出了一个反向结论,这并不是卢大使主动挑衅的。
另一方面,许多问题,即使有最权威的国际法规定,但在一些国家,它们往往会改变另一张脸。
一方面,波罗的海三国要求中国迎合其政治立场,另一方面,它不断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如此“双重标准”,有什么资格无缘无故地指责中国大使?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开罗宣言是决定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最权威、最充分的国际法理依据——、《波茨坦公告》都写得很清楚。
然而,对于乌克兰来说,许多西方政客张口闭口“国际法”;但说到台湾,他们似乎完全不记得他们的国家承诺了什么,签署了什么,假装很困惑。
当西方国家每天胡说八道搞“双标”的时候,我们中国外交官说一些基于历史背景和法律依据的事情,戳对方的痛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卢大使是老外交官,你确定自己真的比卢沙野更聪明更机智吗?
一个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有与实力相匹配的自信——要想硬掀中国桌子,那就不要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