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日),位于辽宁大连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将正式通车。本项目主线全长12.1公里,包括一条海底隧道、一条山地隧道、一条水下立交、四条陆上立交。其中,海底隧道5.1公里,北起大连梭鱼湾地区,南至大连东港商务区,是中国北方第一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
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北岸出入口,机电安装人员正在通车前进行最终检查。大连是一个拥有700万人口的海滨城市,这个五一假期迎来了不少游客。大连湾海底隧道通车前,大连南北方向只有两条高速公路,一条东联路,一条东北高速公路。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早在2013年,东北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就达到了每小时5590辆,该路的设计交通量为每小时4200辆。也就是说,十年前,大连南北交通压力很大。从地图上看,东北高速公路似乎不长,只有10.1公里,但在早晚高峰时段,这10.1公里的路要走一个多小时。
现在,一条新的交通主干道已经开通,那就是今天正式通车的大连湾海底隧道。从今天起,在大连湾南北两岸开车只需要5分钟。
让我们看看这张照片。这是海底隧道南岸的三个出入口。车辆从北岸进入隧道后,可根据目的地选择不同的出口,相当于车辆在海底通行时的分流,使海底隧道成为“水下立交桥”。同时,这三个出口也与大连原有的路网无缝连接,实现了新旧路网的精确整合。
多项核心国产化技术应用 突出中国智造
大连湾海底隧道是一条带弧度的曲线隧道。在最深30米深的海底,将18个部分连接起来,平均每个部分重5.5万吨。还要保证管节出水时形成的弧度与现有路网对应,对施工精细度提出了严峻挑战。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通过安装在沉管内的各种传感器返回的数据,成功完成了隧道转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两岸原有的路网和码头结构。大连湾海底隧道也是我国曲线半径最小、曲率最大的曲线沉管隧道。
作为我国北方第一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极限低温是否会对隧道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害?例如,卷心菜,冷冻后解冻会腐烂,混凝土经过无数次冷冻融化循环后,也会遭受致命的打击吗?针对这一问题,建设者不断探索寒冷地区成功开发的百年耐久性高性能海洋混凝土,完全满足了寒冷水下隧道主体100年的使用寿命,成功填补了行业空白。
建设者齐聚 共庆劳动节
大连湾海底隧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个技术条件复杂、环保要求高的跨海交通集群项目。连接大连湾南北两岸的交通动脉连接了大连主城区、甘井子区、金浦新区等主要区域,为大连的工业发展和人口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